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乌兰布和沙漠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环境意义    

Phosphorus forms in Ulan Buh Desert particles and its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琰[1] 王峰[2] 杨宏伟[3] 马晓宇[4] 于林清[5] 郭博书[3]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化工系,呼和浩特010011 [2]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通信分公司,太原030001 [3]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4]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系,包头014045 [5]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

出  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基  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48);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M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467002)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29

期  号:6

起止页码:93-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_E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海洋中的磷由河流和沙漠输入,我国北部海域由内蒙古西部沙漠-沙尘暴-黄河口-黄渤海构成世界磷循环的一部分。文中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方法对主要入黄河的乌兰布和沙漠颗粒物磷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颗粒物原样中的总磷(TP)含量为740.52μg/g,其主要成分为无机磷(IP),占TP的比例为96.17%;有机磷(Porg)含量为28.13μg/g,占TP的3.80%。在所有不同粒度的沙漠颗粒物中,原生碎屑钙磷(Pdet)含量最高,占总磷的23.50%─65.99%,其次是自生钙磷(Paut),占总磷的20.43%─58.21%;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送1.1万吨总磷,其中可交换磷为492吨。

关 键 词:磷形态 颗粒物 乌兰布和沙漠  环境意义

分 类 号:O613.62] O655.6[化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