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牡丹亭》中《关雎》的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思涯[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出  处:《文学评论》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诗学言说方式的现代转型"(11YJC751042);中山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培育项目"中晚明的文道关系新变与博学思潮"(12WKPY68)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5

期  号:3

起止页码:198-2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牡丹亭》中杜丽娘将《关雎》的圣人之情理解为普通男女之情,与《关雎》的阐释史及宋明理学的发展有关。陈最良并非完全依注解书,他将"逑"解释为"求",引发了杜丽娘对男女相互追逐之情的好奇,《牡丹亭》将此细致展现。《牡丹亭》的结构也是依照《关雎》的结构而设计的,杜丽娘形象异常鲜明与《关雎》颂扬窈窕淑女不谋而合,《牡丹亭》中的草木物象烘托出的情感氛围与《关雎》之"兴"也有关。

关 键 词:《牡丹亭》 《关雎》 意义  男女之情 杜丽娘 宋明理学  窈窕淑女 情感氛围

分 类 号:I207.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