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Spatial Correlation Network 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ts Effect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碳排放约束下中国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及节能指标分解研究"(批准号12CJL06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金融产业优化与区域发展管理协同创新研究"(批准号14AWTJ01-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SNA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网络风险演化与仿真"(批准号ZR2013GQ004)
年 份:2015
期 号:5
起止页码:83-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586348)、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基于1995—2012年中国省际能源消费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对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①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呈现网络结构形态;样本考察期内,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逐步提高,等级森严的空间网络结构逐渐被打破,网络稳定性逐步增强。②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发挥"桥梁"和"中介"的作用。③在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网络中,环渤海地区属于"双向溢出"板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新疆和山西等资源丰富的省份属于"净溢出"板块,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属于"经纪人"板块。④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的整体网络紧密程度及稳定性的提升、网络等级结构的破除能显著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消费的空间公平性。而个体网络中心性的提升对能源强度的降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为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严峻挑战,但为跨区域协同节能机制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 键 词:能源消费 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能源强度
分 类 号:F2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