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稻幼苗对纳米氧化铜的吸收及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响应  ( EI收录)  

Responses of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rice(Oryza sativa L.) seedling roots to its uptake of CuO nanopaticl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涛[1] 向垒[1,2] 余忠雄[1] 莫测辉[1] 李彦文[1,2] 赵海明[1,2] 蔡全英[1] 李慧[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高校水土环境毒害性污染物防治与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 [2]暨南大学生态学系,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3101;41301337);广东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10815000399);暨南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攀登计划项目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5

起止页码:1480-14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2300905145)、IC、INSPE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纳米氧化铜nano-Cu O(10,100mg/L)为研究对象,以微米氧化铜micron-Cu O(10,100mg/L)及铜离子Cu2+(1.4,2.3mg/L)为对照,通过水培实验,探讨水稻对nano-Cu O的吸收积累及其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响应.结果表明,各浓度(10,100mg/L)nano-Cu O处理条件下,水稻根部及地上部铜含量(根351~1444mg/kg dw;地上部9~45mg/kg dw)总体高于micron-Cu O处理(根248~817mg/kg dw;地上部1.57~1.60mg/kg dw)及Cu2+处理(根147~220mg/kg dw;地上部14~26mg/kg dw),且在水稻幼苗根及茎透射电镜图片中均观察到nano-Cu O的存在,指示水稻可通过纳米颗粒的形式吸收、转运nano-Cu O.Nano-Cu O在水稻根细胞中主要存在于核内体中,指示内吞作用是其进入根细胞的主要方式.Nano-Cu O对水稻幼苗根系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对各根系形态指标的抑制率为28%~74%,其中总根长、根体积和比表面积为最敏感;nano-Cu O的吸收累积及纳米效应是其水稻根系毒性的主要原因.低浓度nano-Cu O(10mg/L)胁迫时,水稻幼苗根系活力显著提高,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无显著差异;高浓度nano-Cu O(100mg/L)胁迫时,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和总吸收面积显著降低.

关 键 词:纳米氧化铜 水稻 根系 形态  生理特征

分 类 号:X503.2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