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民国时期玄武湖的人文生态演变——“五洲公园”的理想与现实    

Evolution of Humanistic Ecology in Xuanwu Lake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Ideal and Reality of“Wuzhou Pa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于静[1] 荆世杰[2]

机构地区:[1]中国药科大学社科部 [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  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中国药科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近代南京城市公园管理模式研究"(ZJ14021);中国药科大学科技项目"民国时期玄武湖的人文生态演变"(ZJ14134)

年  份:2015

卷  号:15

期  号:1

起止页码:87-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普通刊

摘  要:玄武湖自古便是南京重要的水体资源。清末,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会场与玄武湖相邻,为了便于游人在会场与玄武湖之间往返游玩,特在明城墙开辟城门,命名为丰润门(今玄武门),并开辟道路直通今环洲,大大方便了人们往返湖洲,这成为玄武湖从自然山水向近代城市公园转变的奠基之笔。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在历任市政当局重视下,玄武湖的人文生态演变速度加快。刘纪文担任南京特别市市政府首任市长后,市政府接收玄武湖为市有,并在财政局下设玄武湖管理局进行管理,管理局除了"司湖之出产",还负责"亭榭花木之点缀",市政当局开始具备美化玄武湖的意识。何民魂继任南京市长后,开始挖掘玄武湖的休闲潜力,力图将玄武湖建设成为"新桃源",其具体措施有修整湖内路桥、整修湖内古迹建筑、清除湖面蔓草等,使玄武湖初具公园形态,游人渐多。1928年8月19日,玄武湖被正式开辟为公园,1928年12月10日,直接隶属于市政府的公园管理处成立,取代玄武湖管理局行使管理职能,玄武湖成为公园管理处重点建设的城市公园。刘纪文曾设想将玄武湖公园内五洲次第设计、陆续开辟,计划征集世界五大洲物产分别陈设各洲,增进游客博物智识和世界眼光,因此将公园命名为"五洲公园"。南京市政当局多次制定了针对玄武湖的开发计划。但是,至南京沦陷前,真正可供游览的湖洲只有美洲和非洲(今翠洲),其关键问题在于五洲中原本有湖民居住,土地产权公私交杂,土地征收工作并不顺利,且市政府经费支绌,致使各项计划的实施效果都大打折扣,根本无法实现将其命名为"五洲公园"的初衷。马超俊担任市长后,将其改名为"玄武公园",这意味着五洲公园的革命主义理想泡沫被刺破。不过,五洲公园时期玄武湖公园化过程并非完全失败,经过持续的整顿,游人除了可以在园中赏景

关 键 词:民国 玄武湖  五洲公园  人文生态

分 类 号:TU986.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