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南岛入侵植物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本地植物的影响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native plants of Hainan Is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文启[1] 符少怀[2] 杨小波[1] 陈玉凯[1] 周威[1] 杨琦[1] 陶楚[1] 周文嵩[1]

机构地区:[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口570228 [2]海南省农村环保能源站,海口570228

出  处:《植物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073和31460120);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项目(00817372-3/2013-03990);海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年  份:2015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486-5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国家农业部指定的20种恶性入侵植物为目的种,在海南岛开展其分布特征与入侵强度的调查研究,重点研究了陆域环境中6种广布入侵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含羞草(Mimosa pudica)、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马缨丹(Lantana camara)在7种生态系统(天然次生林、农田、村落、种植园、林缘、弃耕地、草地)中的入侵频率及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南岛有恶性入侵植物11种,占调查目的种总数的55.0%。2)海南岛的东北、西南部分布的入侵植物种数较多,东南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少。3)6种入侵植物的整体入侵强度为:假臭草>飞机草>含羞草>三裂叶蟛蜞菊>马缨丹>苏门白酒草;苏门白酒草、马缨丹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入侵频率无显著差异;而假臭草在种植园及弃耕地,含羞草在农田,三裂叶蟛蜞菊在种植园生态系统中的入侵频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生境。4)种植园、弃耕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是植物入侵的主要生境类型,而林缘和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均对植物入侵表现出抵御作用。5)植物入侵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存在正、负及无关联效应,并主要影响群落中的草本植物功能群;样地中入侵植物盖度总值与本地植物平均种数在种植园、农田和村落生态系统中无相关性,在林缘和弃耕地生态系统中,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在一定盖度范围内,入侵植物盖度总值与本地植物平均种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 键 词:分布  海南岛  入侵植物 影响  本地植物

分 类 号:S4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