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GLEAM模型的淮河流域地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 EI收录)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ing analysis of terrestrial evapotranspiration in Huai River basin based on GLEAM da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南京210044 [4]淮河流域气象中心,蚌埠233040 [5]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017;41375099;91337108);淮河流域气象中心开放基金项目(HRM201204);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2014490911)
年 份:2015
卷 号:31
期 号:9
起止页码:133-1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2200901262)、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蒸散发是连接地表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纽带,淮河流域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分析对深入理解中国气候过渡带水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价值。该文基于流域水量平衡原理,利用流域水文数据对淮河流域GLEAM产品进行精度验证;并利用GLEAM(global land-surface evaporation:the Amsterdam methodology)产品分析1980-2011年淮河流域地表蒸散发年际和年内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及其水资源二级分区的降水实测值与GLEAM产品估算结果比较,平均相对偏差为8.0%,相关系数高达0.94,GLEAM产品对于淮河流域的模拟精度较高;2)淮河流域1980-2011年多年平均年地表蒸散量为673 mm;3)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年地表蒸散量空间变化范围为528~848 mm,空间差异显著,呈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淮河以南地表蒸散量大于淮河以北地表蒸散量,四个季节地表蒸散发具有类似的空间分布特征;4)近32 a淮河流域平均的年地表蒸散量变化范围为588.6~767.8 mm,且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地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大致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且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272.0 mm)>春季(191.4 mm)>秋季(144.3 mm)>冬季(65.0 mm);5)基于栅格尺度年地表蒸散量的变化速率主要受春季主导,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的影响最小,淮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地表蒸散发量呈增加趋势。该研究可为淮河流域洪涝、干旱等极端水文气象事件的监测与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及决策依据。
关 键 词:遥感 蒸散量 土壤 淮河流域 GLEAM 时空变化
分 类 号:S161.4] P42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