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荞麦及其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Genetic Diversity of Buckwheat and Its Wild Spec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史建强[1,2] 李艳琴[1] 张宗文[2,3] 吴斌[2] 王安虎[4]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太原030006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3]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东亚办事处,北京100081 [4]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

出  处:《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基  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1B05-2)

年  份:2015

卷  号:16

期  号:3

起止页码:443-4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荞麦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分布有大量荞麦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从我国西南地区收集的81份荞麦及其野生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利用19对SSR引物共检测出84个等位基因,每对SSR引物平均扩增出4.421个等位基因,19对SSR引物的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985,平均PIC为0.478。81份荞麦及其野生资源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500-1.000,分析发现大粒组荞麦种(甜荞及其近缘种、苦荞及小米荞、金荞)与小粒组硬枝万年荞亲缘关系比较近。通过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32时,可将81份荞麦种质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由小粒组齿翅野荞、细柄野荞、小野荞麦、疏穗小野荞麦和硬枝万年荞组成;第Ⅱ类由甜荞和甜荞近缘种组成;第Ⅲ类都是由金荞组成;第Ⅳ类是由苦荞和小米荞组成。在遗传系数为0.920时,小粒组荞麦种可以明显区分出疏穗小野荞麦、硬枝万年荞、齿翅野荞及其细柄野荞。研究表明,19对SSR引物多态性较高,能较好反应荞麦及其野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的结果为荞麦属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分析和荞麦起源进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野生荞麦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分 类 号:S5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