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森林凋落叶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控制因素    

Stoichiometri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N and P in forest leaf litter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仕姗[1] 杨万勤[1] 王海鹏[2] 熊莉[1] 聂富育[1] 徐振锋[1]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林业研究所,生态林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成都611130

出  处:《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23;31200474;31270498);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0714和2014T7088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2ZA105)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21

期  号:2

起止页码:316-3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建立中国森林凋落叶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数据库,分析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与主要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对预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已报道的中国森林凋落叶氮(N)、磷(P)浓度及其相关变量,探讨地理因素(纬度,LAT)、气候因素(年平均气温,MAT和年平均降水量,MAP)和叶特性(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对中国森林凋落叶N、P和N/P的影响.结果显示,N浓度和N/P随LAT的升高而降低,P浓度随LAT的升高而升高;N浓度和N/P随MAT和MAP的升高而升高,而P浓度随MAT和MAP的升高而降低;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N浓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树种P浓度比常绿树种高53%,而N/P比常绿树种低57%;相反,阔叶树种N浓度比针叶树种的高37%,而P浓度和N/P在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综上,中国森林凋落叶N、P及N/P受环境因素和叶特性综合影响,特别是气候因素对凋落叶P浓度和N/P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为预测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物质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凋落叶 化学计量比 地理因素 气候因素 叶特性  

分 类 号:S718.554.2[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