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苦荞SRAP分子标记体系优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Optimization of SRAP-PCR amplific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Tartary buckwhe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令狐斌[1] 侯思宇[1,2,3] 孙朝霞[1] 黄可盛[1] 路阳[1] 韩渊怀[1,2,3] 许冬梅[1]

机构地区:[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2]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01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

出  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31301385);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1021032-1;2011021032-3);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育种基金(2010028);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3115);山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

年  份:2015

卷  号:20

期  号:1

起止页码:37-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比较苦荞序列相关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的组合,选出最佳扩增体系用于苦荞SRAP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最佳SRAP-PCR反应扩增体系为Taq DNA聚合酶2 U、Mg^2+1.5 mmol/L、DNA模板75ng、引物0.5μmol/L。从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并对15个苦荞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28个位点,其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在0.66~0.95,每对引物组合扩增位点为7~13个,多态性比率平均值为81.6%,其中多态性信息量值为0.95的引物组合为me7em11、me9em4和me12em8。基于UPGMA法聚类(GS=0.78)可将15个苦荞品种划分为3大类,但这3类划分的品种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关 键 词:苦荞 SRAP-PCR 正交试验设计 遗传多样性  

分 类 号:S5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