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    

Research on the Life of the Village School Teacher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朝晖[1,2] 朱汉国[3]

机构地区:[1]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山东德州253023 [3]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出  处:《史学月刊》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在规约与主体抑制:民国乡村教师研究(1927~1937)"(13YJA770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国乡村教育问题研究"(2009JJD770022)

年  份:2015

期  号:4

起止页码:67-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PUBMED、RCCSE、RWSKHX、SCOPUS、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从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其他相关研究来看,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是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繁难,待遇低下;同时还遭受到乡村民众的抵触和乡村士绅的排挤,事实上沦为乡村社会的边缘人;乡村教师普遍心情苦闷,状态低迷,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高,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比较游移。这种生存状况反映出,在国家教育体制、专家精英和乡村社会等外在规约中成长起来的乡村教师,其在乡村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和主体意识是薄弱的,并没有发挥社会所期待的"中心"或"导师"的作用。

关 键 词: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生存状况  

分 类 号:G525.1[教育学类] K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