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火山地层界面的地质属性、地质内涵和储层意义——以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新生代火山岩为例 ( EI收录)
Geological property,g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reservoir significance of volcanostratigraphic boundary:a case study of the Mesozoic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northea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 [2]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黑龙江大庆163318 [3]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61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82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02072;No.41472304);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项目(2010DS670083-201301)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324-3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1700776711)、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火山地层界面指广泛发育在火山岩中的地层界面,是火山地层学研究的基础,目前从火山地层角度对火山地层界面的系统性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厘定火山地层界面的类型,明确识别特征,探索地质内涵和储层意义,对野外剖面中的火山地层界面进行了详细的地质特征描述和分类。按接触关系将火山地层界面分为喷发整合、喷发不整合、喷发间断不整合和侵入不整合4类,为了便于识别,又按表观特征细分为熔岩表面结构构造面、火山碎屑岩表面结构构造面、熔岩结构构造突变面等10种。不同类型、特征的火山地层界面反映了火山喷发的间隔和火山作用变化,为建立火山地层等时格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熔岩和火山碎屑熔岩为例探讨火山地层界面的储层意义,熔岩中原生孔隙主要沿喷发整合/喷发不整合界面分布,酸性和中基性熔岩中高孔隙度储层多发育在距离这两种界面30 m和15 m以内;次生溶蚀孔隙主要沿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分布。火山碎屑熔岩中次生溶蚀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有利储层主要形成在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附近。
关 键 词:火山岩 火山地层界面 地质属性 地质内涵 储层意义
分 类 号:TE1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