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研究    

Study on Combining Long-term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ith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settlement for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灵辉[1]

机构地区:[1]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出  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四川省软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模式创新与绩效评价研究"(编号:2013ZR0001);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农地产权模糊性对征地补偿的影响与制度联动改革研究"(编号:14SFB3002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项目(编号:QGXH13-05)

年  份:2015

卷  号:25

期  号:4

起止页码:141-1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作为失地农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实施逐年补偿和入股分红的长期补偿机制,成建制地集中安置,同时,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符合要求的移民新村优先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围,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以土安置方式的弊端,使移民能够同时享受到兴修水利水电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双重利好和发展机遇,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以及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的开发性移民目标,实现地方政府部门、项目业主、移民和安置区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共赢。首先,本文详细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淹没耕地补偿、移民安置区选择、移民新村建设资金、移民生活水平恢复等方面的优势,突出两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其次,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分为调查统计、规划衔接、新村建设和搬迁后扶四个阶段,分阶段阐述了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现实路径,突出两者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然后,从政策制度、经营管理、失业贫困和社会稳定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存在的风险和弊端,突出两者相结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基于各类风险的具体表现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化解相应风险的策略,以期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得到落实和推广。

关 键 词:移民安置 长期补偿机制  新农村建设 移民新村  水利水电工程

分 类 号:F301.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