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研究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谭志雄[1,2] 张阳阳[1,2]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44 [2]重庆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重庆400044

出  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与发展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2&ZD2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最优耦合测度及差别化减排方案设计"(编号:2012M511898);重庆市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项目特别资助"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法制完善研究"(编号:XM20120024)

年  份:2015

卷  号:25

期  号:4

起止页码:110-1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基于199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和通过熵值法计算得到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运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排放呈负相关。从地区角度来看,意味着我国财政分权度高的东部地区拥有充足的环境治理资金,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并减少环境污染。此外,随着东部地区大部分污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环境污染排放量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财政分权度较低的中西地区财政资金相对匮乏,企图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以发展经济会因为高负荷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而难以实现。从环境污染性质来看,研究发现前一期污染排放与当期污染排放呈正相关,即环境污染是一个连续、累积的过程,而合理的财政分权可以促使当地政府及时治理当期污染,从而避免环境污染的"棘轮效应",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也相应影响了环境污染排放。研究表明,扩大出口会加速环境污染排放,而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排放。因此,引进国外先进的最终产品不仅可以替代国内生产的污染,而且其带来的技术效应与示范效应会加快出口部门转型,推动绿色生产。研究还发现,消费并不会导致环境污染排放增加,因此不能"因噎废食"地抑制消费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此外,资本存量的增加将促进环境污染排放,并且资本投入比重变化的速率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地方政府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增长速度。

关 键 词: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投入产出模型  熵值法

分 类 号:F812.2[财政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