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青年肥胖女性腹部脂肪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and Continuous Training on Abdominal Fat in Obese Young Wom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京京[1] 韩涵[1] 张海峰[1]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石家庄050024

出  处:《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基  金:河北师范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

年  份:2015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15-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强度持续训练对青年肥胖女性腹部内脏和皮下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24名青年肥胖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12周(4天/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强度持续训练干预。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在跑台上以85%~95%最大心率(HRpeak)运动4分钟接50%~60%HRpeak运动3分钟后休息7分钟,重复4组;中强度持续训练组以60%~70%HRpeak持续运动33分钟。两组均以50%~60%HRpeak强度热身10分钟、整理活动5分钟。干预期间,受试者保持惯有的饮食和活动习惯。干预前后分别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测量腹部内脏和皮下脂肪面积、生物电阻抗法测试体脂百分比(fat%)。结果:干预前两组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周干预后,两组体重(高强度间歇训练:61.23±8.39 vs 66.37±9.34 kg;中强度持续训练:60.28±5.78 vs 64.81±6.10 kg,P〈0.01)和fat%(高强度间歇训练:28.18%±3.93%vs 31.30%±3.63%;中强度持续训练:29.21%±2.43%vs 32.01%±2.41%,P〈0.01)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但下降幅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强度间歇训练组腹部内脏脂肪面积较干预前显著下降(53.12±14.51 vs 64.86±17.46 cm2,P〈0.01),中强度持续训练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55±14.94 vs 60.41±15.45 cm2,P〉0.05);两组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均较干预前减少(高强度间歇训练:205.57±68.25 vs 255.29±77.38 cm2;中强度持续训练:204.02±55.74 vs 229.44±57.36 cm2,均P〈0.01),但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减少幅度显著大于中强度持续训练组。结论: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降低青年肥胖女性腹部内脏脂肪含量,而相同耗能量的中强度持续训练却无此效果;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强度持续训练均可减少腹部皮下脂肪,但前者效果更明显;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强度持续训练均可降低fat%,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关 键 词:高强度间歇训练  中强度持续训练  腹部内脏脂肪  腹部皮下脂肪 肥胖

分 类 号:R8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