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的东北地区玉米干旱、冷害风险评价  ( EI收录)  

Risk assessment of drought and chilling injury of maize in Northea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春乙[1,2] 蔡菁菁[1,3] 张继权[4]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2]海南省气象局,海口570203 [3]中国民用航空深圳空中交通管理站,深圳518128 [4]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长春130024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D32B004)

年  份:2015

卷  号:31

期  号:6

起止页码:238-2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1700790327)、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分析干旱、冷害灾害对农作物生长的综合影响,全面评价其综合风险,该文利用东北地区35个农业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1981-2010年玉米发育期资料、1961-2010年产量面积资料、近50 a东北三省的灾情资料以及近10 a东北三省各县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以玉米出苗—抽雄、抽雄—成熟2个生长阶段发生的干旱及冷害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分亏缺指数和热量指数分别建立了干旱指标和冷害指标,对东北地区玉米干旱、冷害进行风险分析。建立了包括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的东北地区玉米干旱、冷害风险评价模型,指出危险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是风险评价模型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子。研究结果为,东北地区玉米干旱、冷害高风险值区位于黑龙江西南部和东北部,以及辽宁西部建平县一带,风险指标值在0.8以上;吉林西北部、东南部、辽宁东北部为次高值区,风险指标值在0.6-0.7之间;低值区位于辽宁中南部及辽东半岛,风险值在0.3左右。研究结果可为东北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关 键 词:作物 气象 风险评价  玉米 干旱 冷害

分 类 号:P49[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