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年 份:2015
期 号:2
起止页码:73-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核心刊
摘 要:在龛窟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中国石窟寺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就进行了求索和小范围试验,以敦煌莫高窟加固工程以及龙门奉先寺保护为代表,龙门奉先寺修建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方案虽未实施,却基本可以代表当时中国石窟寺保护性建筑工程实践的主要思路。20世纪后半叶,修建保护性建筑并非中国石窟寺保护的首选,保护专家更倾向于采取远观不易察觉的化学保护方法。20~21世纪之交进行了大胆探索,以云冈石窟保护性建筑的设计与实践为代表,这些保护性建筑方案有仿古样式、现代样式和模拟环境样式;有的方案将现代建筑设计中最为前卫的设计理念、软件技术运用到保护性建筑的设计中,提供了很多极具创意的参考;“防水建筑”的设计也极具启发意义。理性科学、综合考虑的设计思路代表了石窟保护性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石窟寺 保护性建筑 窟檐 文物保护
分 类 号:K87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