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原位培养分离及其活性筛选    

In situisolation of actinomycetes and screening bioactive potential from mangrove rhizosphere soils in Guangx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明国[1,2] 甘光华[1,2] 杨立芳[3] 李西妮[2] 杨桂柳[2] 庹利[4] 孙承航[4] 黄玲[3] 蓝金枝[3]

机构地区:[1]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536000 [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8 [3]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8 [4]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出  处:《海洋学报》

基  金:广西红树林保护重点实验室(GKLMC-201204);国家自然基金(31260004;81172963);广西自然基金(2012GXNSFAA05303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项目(20111106110032);广西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2012MDZD041)

年  份:2015

卷  号:37

期  号:2

起止页码:55-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INSPE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发掘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的放线菌资源,本文利用原位培养装置,埋于根际土壤中俘获放线菌,30d后取回实验室,采用平板涂布法对4个地点的原位培养样品于15种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进行抗菌活性和产酶活性检测。共分离得到113株放线菌。对其中33株放线菌进行测序,结果表明20株属于链霉菌属,11株属于拟诺卡氏菌属,1株属于伦兹氏菌属,1株与拟诺卡氏菌属相似性最高为90%,很可能属于放线菌一个新属。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其中有7株、4株、18株、6株、10株、3株实验菌株分别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抑制作用;有55株、62株、24株、72株的实验菌株分别具有纤维素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胶原蛋白酶活性、酯酶活性。原位培养可以丰富对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的认识,分离到了新种甚至可能是新属的放线菌,分离得到的部分放线菌菌株具有较高生物活性,为后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关 键 词:原位培养  红树林 根际土壤 放线菌 生物活性

分 类 号:Q9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