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种优势灌木的根系构型    

Root architecture and adaptive strategy of 3 shrubs in Shell Bay in Yellow River Del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艳云[1,2,3] 陆兆华[1,2,3] 夏江宝[2,3] 刘京涛[2,3]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恢复生态研究所,北京100083 [2]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滨州256603 [3]滨州学院,滨州256603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C02B01-05);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0BAC68B01;2009BADB2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468;4120102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3CL001);山东省高等学校计划项目(J13LE57)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6

起止页码:1688-16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根系构型决定了植物植株固定和资源吸收等很多重要功能,并通过资源的分配确定了植物的根冠比和净初级生产力。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种优势灌木柽柳、酸枣和杠柳的根系构型进行了研究,并验证了植物根系分支直径的尖细速率和根系分支前后的比例。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根系构型不同,酸枣和杠柳根系主要分布在浅表层,水平根幅与垂直根幅的比值较大,而柽柳的垂直根深所占比例最大;杠柳和酸枣的拓扑指数分别为0.85和0.96,趋向于1,近似于鱼尾形分支,而柽柳的拓扑指数为0.65,接近于叉状分支。平均连接长度以酸枣最大,杠柳次之,柽柳最小。随连接长度增加,酸枣根系相比其他两种植物的尖细速率趋向于平缓。此外,3种植物的分支前后直径都符合Leonardo da Vinci法则。总之,根据根系构型,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种灌木植物可以划分为2类,一类是以根系地表分布,扩大根幅,鱼尾形分支觅养的酸枣和杠柳,另一类则是根系深扎,充分利用地下资源的柽柳,体现了2种不同的生境适应对策。

关 键 词:贝壳堤岛  根系构型 拓扑指数 连接长度  

分 类 号:S718.4[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