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副猪嗜血杆菌国内流行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pathogenicity of the most prevalent serovars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isolate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乐[1] 赵战勤[1] 薛云[2] 刘会胜[1] 邓雯[1]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微生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03 [2]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03

出  处:《中国兽医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02106);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132300410279)

年  份:2014

卷  号:34

期  号:11

起止页码:1748-17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对我国最为流行的血清4、5、12、13和14型副猪嗜血杆菌进行了豚鼠和仔猪毒力试验的比较研究。豚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对豚鼠毒力最强的是12和14型菌株,其LD50均低于3.5×10^8 CFU;其次是5型,其LD50介于1.0×10^9-1.9×10^9 CFU之间;毒力最弱的是13型,其LD50介于4.0×10^9-4.1×10^9 CFU之间。4型的毒力差异较大,强毒菌株与5型接近,弱毒菌株与13型接近。与我们前期报道的小鼠毒力试验结果相比,豚鼠接种副猪嗜血杆菌后具有更长的发病死亡周期,且具有纤维素性渗出和败血症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变特征,表明豚鼠较小鼠更适合作为该病的替代实验动物。进一步的仔猪毒力试验结果与豚鼠毒力试验结果相一致。剖检发现,所有5、12和14型菌株以及4型强毒菌株均能导致严重的败血症性病理变化,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强毒菌株能导致猪的系统感染和全身性疾病;而所有13型菌株和4型弱毒株则不能。这表明国内流行的5、12和14型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与国外已有报道一致,均为强毒菌株;而4和13型则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关 键 词:副猪嗜血杆菌 血清型 致病性  豚鼠  猪  

分 类 号:S852.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