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不良反应/事件文献分析的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通则规律的初步研究
Preliminary study on general safe medication regularity of Chinese patent orthopedic medicines based on adverse reaction/event literature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02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8
基 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创新团队"项目(2011-CXTD-11);北京药学会临床药学研究项目-默沙东健康领航者药学基金项目(2013-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专项(院国青2015-QB04)
年 份:2015
卷 号:40
期 号:6
起止页码:1192-11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骨科中成药组分复杂,多含药性峻烈及毒性饮片,药物安全窗口较窄,临床禁忌较多,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为探索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的通则规律,提炼用药教育关键点,以保障临床合理用药,以近80种本院常用骨科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检索策略,收集汇总来自164篇不良反应文献的237例案例,采用多维度的文献分析和个案荟萃防范,尝试确定骨科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的风险共性因素,建立不良反应/事件防范通则。包括1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方面,无论内服或外用,皮肤过敏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循环、消化等其他系统不良反应与药品所含毒性成分密切相关;部分药品存在隐匿而累积的肝肾损伤。2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方面,存在3个重要时间节点,用药30 min与患者特异体质相关、用药数月至半年与药源性肝肾损伤相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节点为7 d,且呈现与药理作用相关的可预测型不良反应特征。3毒性因素对于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频度、广度、难易度)具有极端重要性。4特殊用药因素如联合西药、中药汤剂,超剂量超疗程用药、自我药疗等也需重点关注。综上,总结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防范的通则规律,为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支持,为临床药师用药教育提供指导。
关 键 词:骨科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通则规律 文献分析
分 类 号:R288[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