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Ripley的K(r)函数的"毒杂草"型退化草地狼毒与西北针茅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Spatial point patterns of Stellera chamaejasme and Stipa krylovii populations in degraded grassland of Noxious and Miscellaneous types based on Ripley's K(r) fun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珩[1] 赵成章[2] 安丽涓[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兰州730000 [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 [3]白银市实验中学,白银730900

出  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125014;40971039);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0FKCA157)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29

期  号:1

起止页码:59-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_E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种群的点格局特征是植物群落生态学关系与过程在空间格局上的表现形式,是种群和群落结构动态与稳定性的标志。在祁连山北坡西北针茅草原,采用Ripley的K(r)函数,定量分析了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种群点格局特征。结果表明:随退化草地狼毒种群规模扩大,狼毒与西北针茅的种群密度和高度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趋势;狼毒种群在未退化和轻度退化草地中聚集分布格局显著,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是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的主要分布类型;西北针茅种群在四个梯度中以随机分布最为显著,仅在轻度退化草地中在0-38c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分布。狼毒和西北针茅种群的点格局的不对称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植物种内、种间竞争和协同策略的改变,是草原植物应对干扰的种群更新途径选择。

关 键 词:狼毒 西北针茅  空间格局  高寒草地 祁连山北坡

分 类 号:Q948.15[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