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东营凹陷砂岩储层自生高岭石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  ( EI收录)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authigenic kaolinite in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the Dongying Sag,Bohai Bay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永旺[1,2] 曾溅辉[1,2] 曲正阳[2] 陈俊兵[3]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3]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宁波315010

出  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基  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6-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2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KYJJ2012-01-25)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73-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大量薄片鉴定、岩心观察以及扫描电镜、粘土矿物粉晶衍射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东营凹陷砂岩储层中发育的高岭石的分布、产状以及镜下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储层中高岭石有自生和陆源两种成因。自生高岭石在储层中较为常见,其微观特征表现为结晶形态完整,呈典型的书页或蠕虫状充填于粒间孔和长石颗粒溶孔内,在铸体薄片中可见自生高岭石集合体呈"斑状"的聚集充填特征。陆源高岭石在研究区较为少见,一般在浅层出现,是在沉积过程中与碎屑颗粒等非粘土矿物同时形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生高岭石成因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东营凹陷砂岩储层中长石类矿物的溶蚀作用是自生高岭石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研究区粒度大、分选好的砂岩储层中高岭石含量较高,说明除酸性的流体环境和一定的物质供应外,流体动力条件也是自生高岭石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关 键 词:自生高岭石  高岭石成因  砂岩储层 东营凹陷

分 类 号:TE1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