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早期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后康复时间的影响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n the recovery tim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军卫[1,2] 孙天胜[3] 海涌[2,4] 陈学明[2,5] 赵庆祥[1] 鲁世保[2,4] 张志成[3] 王方永[1,2] 刘亚东[5] 李想[1,2] 洪毅[1,2]

机构地区:[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外科,北京市100068 [2]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北京市100069 [3]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北京市100026 [4]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北京市100020 [5]北京潞河医院骨科,北京市101149

出  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基  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编号:2009-2096)

年  份:2015

卷  号:25

期  号:2

起止页码:115-1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SCI)病例达到康复目标所需的时间、残损分级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家医疗机构协作进行前瞻性病例观察方法,事先预定康复方案,同时开始纳入SCI病例。病例入组后,参照国际标准为其制定康复目标和方案。在开始康复训练后进行跟踪观察,包括记录康复时间(受伤至达到康复目标所需时间),评估康复前后的ASIA残损分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2009年1月~2012年12月4年里先后共入组观察521例患者,男419例,女102例,年龄38.5±12.1岁(18~74岁),随访20±8个月(10~38个月)。按受伤至入组的时间长短,将病例分为围手术期组、术后组和延迟组。各组按SCI节段不同再细分为高位颈髓损伤、低位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骶段损伤四群。最终将观察结果进行组内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组的高位颈髓损伤、低位颈髓损伤、胸髓损伤和腰骶损伤病例中,运动完全损伤者(A、B级)所需康复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38d、160d、97d和62d,运动不完全损伤者(C、D级)所需康复时间分别为153d、128d、72d和46d。术后组各群SCI的康复时间比围手术期组相同群SCI增加16~30d(P<0.05)。在延迟组,各群SCI的康复时间较前两组均明显增加(P<0.05),特别是低位颈髓损伤、胸髓损伤和腰骶损伤A、B级病例较围手术期组成倍增加(P<0.05)。同一组患者中,相同ASIA残损分级,损伤平面越低,康复时间越短(P<0.05);同一损伤平面,损伤越重,康复时间越长(P<0.05)。在达到康复目标时,A^D级病例中有一个级别改善的比率分别为A级3.8%、B级13.6%、C级34.0%和D级7.7%,有两个级改善的比率为A级2.35%、B级2.1%、C级0.09%和D级0%。围手术期康复组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下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2%、5.5%、15.4%和11.1%,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早期康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早期康复 康复时间 并发症 ASIA残损分级  

分 类 号:R68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