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雷暴闪电事件监测电离层D层日间波动  ( EI收录)  

Using time domain waveforms of return strokes to retrieve the daytime fluctuation of ionospheric D lay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秦子龙[1] 祝宝友[1,2] 吕凡超[1,3] 马明[1,2] 马冬[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合肥230026 [3]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Duke University, Durham, NC 27708, USA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44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160,41075001);2012年度中国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基金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60

期  号:7

起止页码:654-6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IC、JST、MR、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电离层D层探测一直是空间科学领域的难题.目前利用闪电为辐射源来探测D层是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从2011年开始,课题组自行组建了江淮流域6站同步闪电观测站网.基于该站网,本文实现了一种使用负地闪回击甚低频(VLF)辐射信号来探测电离层D层特性波动的方法.给出的一次雷暴过程中计算D层反射高度变化的个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结果显示:(1)日间电离层D层对负地闪回击VLF信号的等效反射高度基本介于60-75 km,总体上表现出与太阳天顶角一致的变化趋势;(2)D层等效反射高度的短时波动与太阳X射线爆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比对当地水平面上X射线辐射通量密度的变化曲线与D层反射高度曲线,显示后者相对前者存在3-4min的时间延迟.结果初步展现了具有事件定位和连续波形记录能力的闪电观测站网在电离层D层探测方面的巨大潜力.

关 键 词:电离层D层探测  闪电 电离层D层日间波动  太阳活动 闪电观测站网  

分 类 号:P35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