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光合机构的影响
Effects of Low Nocturnal Temperature on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of Winter Rapeseed(Brassica campestris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基 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0A104);国家自然基金(3146035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4GB2G100135)
年 份:2015
卷 号:48
期 号:4
起止页码:672-68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机理及品种间差异。【方法】采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幼苗叶片气孔形态、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物分配与积累的影响。【结果】昼/夜温度为20℃/10℃时,与弱抗寒品种天油2号相比,超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生长点较低,株型匍匐,叶色深,叶绿素含量、胞间CO2浓度(Ci)、叶片净光合速率(Pn)处于同一显著水平。当夜间温度降至5℃处理7 d后,不同抗寒品种气孔导度(Gs)、Ci、Pn下降,叶绿素含量、根/冠升高,表明低夜温下不同品种均有更多光合产物被优先输送到根部;天油2号叶片叶缘、叶尖呈卷曲状或水渍斑状,表现明显冻害症状,陇油7号叶色加深,叶片平展,生长点下陷,未见冻害;夜温降低处理后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叶绿素均升高,不同品种叶绿素升高幅度明显不同,天油2号比对照升高6.0%,陇油7号升高9.6%;此时,天油2号大部分气孔关闭或半关闭,其叶片胞间Ci高于陇油7号,GS、Pn显著低于陇油7号,表明在夜间温度为5℃时,天油2号光合作用受到显著抑制,非气孔限制是引起其光合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陇油7号在5℃低夜温条件下,叶片气孔大部分仍保持开放,叶片Pn、Ci虽略有下降,但与对照(昼夜温度为20℃/10℃)处于同一显著水平,在5℃低夜温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昼/夜温度为20℃/10℃时,白菜型冬油菜叶绿体紧贴细胞内壁整齐排列,基粒片层垛堞整齐紧密,基质片层整齐有序,叶绿体外形呈梭状或单面凹透镜形,内含淀粉颗粒,陇油7号淀粉粒数量和直径均大于天油2号;当昼/夜温度降为20℃/-5℃时,天油2号下部叶片已全部干枯,持绿叶片叶出现水渍状冻害,陇油7号心叶深绿色,下部叶变黄,但叶片平展,叶面呈块状泛红;天油2号相邻叶绿体融合、叶绿体外膜破裂、释放出內溶物,基粒溶解
关 键 词:白菜型冬油菜 低温 光合特性 超微结构
分 类 号:S56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