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重构——基于拓展的能值模型衡量的生态外溢价值    

A New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System in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s in China:Based on the Spillover Ecological Value Measured by the Expansion Emergy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伏润民[1] 缪小林[1]

机构地区:[1]云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出  处:《经济研究》

基  金:作者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公共财政安全监测预警机制研究"(12JZD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测度体系研究"(71173179);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生态功能区财政补偿机制研究--基于云南省案例"(JD2011ZD16);财政部重点课题"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2009);云南省财政厅重点课题"主体功能区与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研究"(2008)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5

卷  号:50

期  号:3

起止页码:47-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582581)、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08年,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体系下设立了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各省区再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相应的资金分配办法,其最终目标是引导生态功能区政府和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然而,由于中央对地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设计理念是建立在增强生态功能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上,加之各省区的资金分配方案又各不相同,自然,制度设计的初衷与最终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偏差。本文主张中央对地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定位在生态外溢价值补偿上,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首先,本文基于不同补偿路径提出了"生态外溢价值"补偿理念;其次,基于拓展的能值模型分别测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生态资源稀缺价值和生态价值自身消费,重构基于生态外溢价值补偿的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偿体系;再次,以全国31个省区和云南省129个县市为案例,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进行实证测算,以检验该方法的可操作性。最后,提出构建和完善该项制度的进一步展望。

关 键 词: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  生态外溢价值  拓展的能值模型  

分 类 号:F812.45[财政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