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岩石声发射振铃累计计数与损伤本构模型的耦合关系探究  ( EI收录)  

Study on the coup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E accumulative ring-down count and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贤振[1] 刘建伟[1] 刘祥鑫[2] 赵奎[3] 张艳博[2]

机构地区:[1]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2]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9 [3]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研究院,江西赣州341000

出  处:《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071,51064010);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2336,GJJ12364);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3-S185);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2-X05)

年  份:2015

卷  号:32

期  号:1

起止页码:28-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_E2015_2016、EI、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岩石不同破坏模式下声发射特征及其参数与应力、应变、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RMT-150C型测试系统及SAEU2S声发射系统对砂岩、变粒岩、花岗岩和石灰岩4类岩石单轴压缩下声发射特征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峰值应力之前,脆性破坏、脆-延性破坏模式的岩石声发射振铃累计计数均有剧烈增加的现象,延性破坏模式的岩石声发射振铃累计计数则是先激增而后有一段"平静期",可作为岩石即将进入破坏阶段的前兆信息。以时间为中间变量,建立了脆性破坏、脆-延性破坏及延性破坏模式下岩石声发射振铃累计计数与应变的关系模型;基于威布尔分布岩石损伤本构模型,进一步推导出声发射振铃累计计数与损伤变量、应力的耦合关系。经实测数据与所建模型对比验证,延性破坏、脆性破坏模式本构模型精度较高,可为岩石损伤评估提供依据。

关 键 词:应力 应变  破坏模式 振铃累计计数  损伤变量  本构模型

分 类 号:TU4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