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迁地保护中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与生理生态适应性
The Studies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demic Relict Shrub 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for the ex-situ Conserv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2]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3]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4]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 [5]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6]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8]西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蒙古乌海016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60020);内蒙古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项目(20121604);内蒙古创新人才团队基金项目(20120341);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MS0501);内蒙古人才开发基金(2014RC1218)项目
年 份:2015
卷 号:24
期 号:1
起止页码:14-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进一步廓清迁地保护条件下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在分析了瞬时光合效率的基础上,应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迁地保护试验区的四合木以及原生境伴生种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并测定了其生长量。结果表明:四合木实生苗的生长南北冠幅大小依次为乌海四合木核心区实生苗(26.48cm×27.26 cm)>鄂尔多斯实生苗(21.27 cm×21.75 cm)>阿拉善实生苗(19.25 cm×18.27 cm)。在原生境地乌海四合木核心区种植的实生苗与阿拉善实生苗之间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鄂尔多斯实生苗之间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迁地保护条件下四合木生实生苗植株叶片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不同试验区四合木光合作用日变化(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表现出明显的分异。迁地保护四合木条件下原生境地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的光合速率>鄂尔多斯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的光合速率>阿拉善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鉴此可以作进一步推论,孑遗濒危植物四合木从原生境地西鄂尔多斯核心区(乌海)东移进行迁地保护具有更高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但完成"从种子到种子"进而实现"保存性和代表性",最终实现四合木迁地保护的"保持性和防止性",保持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最终成功实现四合木的迁地保护仍有待作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
关 键 词:迁地保护 生境适宜性 光合作用 保持力 多基因库 四合木
分 类 号:Q945.79[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