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  ( EI收录)  

Mechanism and HSR effect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tourist flow:Case study of Beijing-Shanghai HSR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德根[1,2] 陈田[3] 陆林[4] 王莉[4] ALAN August Lew[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旅游系,苏州215123 [2]北亚利桑那大学地理、规划与休闲系,美国亚利桑那弗拉格斯塔夫86001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4]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2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4)~~

年  份:2015

卷  号:70

期  号:2

起止页码:214-2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交通是影响旅游流空间结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京沪高铁线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交通可达性变化,并结合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区域旅游接待设施、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密度以及区位等影响因素分析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的机理。研究表明:1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表现为马太效应、过滤效应、扩散效应和叠加效应等特征。2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交通网络密度以及时空压缩程度等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均非常明显态势下,产生高铁马太效应;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交通网络密度均不强,时空压缩程度不显著等旅游节点产生高铁过滤效应;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和交通网络密度均具有很强优势,且时空压缩程度明显等旅游节点可成为扩散源,高铁强化了扩散源旅游流集聚作用,然后向边缘旅游地扩散,呈现为"集聚—扩散"模式;高铁使大尺度空间的不同客源地居民出游空间范围出现叠加现象,但只有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交通网络密度优势较强且时空压缩程度明显旅游节点产生叠加效应。

关 键 词:旅游流 空间结构 高铁效应  机理  京沪高铁 中国  

分 类 号:F592.7[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