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减灾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th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nd Mitigation Technology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 Disaster in North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强[1,2] 姚玉璧[1] 李耀辉[1] 罗哲贤[3] 张存杰[4] 李栋梁[3] 王润元[1] 王劲松[1] 陈添宇[5] 肖国举[6] 张书余[2] 王式功[7] 郭铌[1] 白虎志[2] 谢金南[2] 杨兴国[8] 董安祥[1] 邓振镛[1] 柯晓新[9] 徐国昌[1]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2]甘肃省气象局,甘肃兰州730020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4]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6]宁夏大学,宁夏银川750021 [7]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8]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宁夏银川750002 [9]上海市气象局,上海200030

出  处:《地球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及其影响与对策"第六课题"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CB43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观测试验研究"(编号:40830957)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196-2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干旱灾害是制约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自然灾害,而且随着气候变暖西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均呈增加趋势,影响不断加重。"中国西北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减灾技术研究"成果是在数十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支持下,经过过去20年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所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该成果对西北干旱形成机理及重大干旱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取得了新认识,尤其是发现了形成西北干旱环流模态的4种主要物理途径;研制了西北干旱预测的新指标、干旱监测的新指数及监测农田蒸散的新设备,明显提高了干旱监测准确性和针对性;提出了山地云物理气象学新理论,研发了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发现了干旱半干旱区陆面水分输送和循环的新规律,揭示了绿洲自我维持的物理机制;认识了干旱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的新特征,建立了旱作农业对干旱灾害的响应关系;开发了旱区覆膜保墒、集雨补灌、垄沟栽培、适宜播期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灾技术,为西北实施种植制度、农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和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方案。该成果的完成提升了中国干旱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培养了中国干旱气象科技队伍,推进了西北地区干旱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西北地区干旱气象科学研究中迫切需要、有可能突破的主要领域。

关 键 词:西北地区  干旱气象灾害  形成机理  监测预警方法  减灾技术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