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酵母报道基因系统检测珠江三角洲水域二噁英污染物的分布蓄积特征    

Investigating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dioxin-like pollutants with yeast genetic reporter system in river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楚琴[1] 蔡文泳[2] 刘寒英[3] 李冰[1] 王维华[4] 黄莉[3]

机构地区:[1]广州医科大学实验医学研究中心,广州510182 [2]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510182 [3]广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广州510182 [4]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510150

出  处:《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100054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0745)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20

期  号:4

起止页码:690-6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酵母报道基因系统,检测广州市内河涌水体、珠江三角洲周围典型淡水、珠江口水体以及对应底泥样品中的二噁英类似物,探讨二噁英污染类似物在珠江三角洲水域的分布蓄积和来源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市区流溪河同德围涌段、荔河芳村码头涌段水体存在较严重的污染,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毒性当量分别达(50.189 0±5.695 4)ng/L、(13.096 9±0.825 2)ng/L;广州市区河涌底泥污染分布水平表现为荔河涌段>番禺涌段>天河涌段;珠江三角洲周围水体及对应底泥污染蓄积主要分布在东江惠州段和西江肇庆段,而北江段和潭江段各采样点未见明显污染.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水域二噁英污染物的蓄积呈非均匀分布,城市和城市周边工业区河涌及其流经珠江河段污染较重,说明污染主要来源于小型加工和化工工业活动.

关 键 词:二噁英类似物  珠江三角洲 水体污染 底泥污染蓄积  酵母报道基因系统  

分 类 号:X8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