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深部煤层气成藏条件特殊性及其临界深度探讨  ( EI收录)  

Properties of Deep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forming Conditions and Critical Depth Discus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申建[1] 秦勇[1] 傅雪海[1] 陈刚[1,2] 陈润[1]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出  处:《天然气地球科学》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1ZX0503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02131;41362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编号:2012QNB32);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12KF04)联合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25

期  号:9

起止页码:1470-14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4600181466)、I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深煤层概念及其评价指标的科学界定,是推动深部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基于对地应力、含气性、储层物性及岩石力学性质等随煤层埋深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浅部,深部煤孔隙结构变化小,中孔—微孔比例趋于均一;煤层含气量与埋深之间存在一个"临界深度",超过此埋深之后含气量随埋深进一步增大而趋于降低;渗透率的常用对数与埋深呈线性负相关关系,暗示深部煤储层趋于致密化;深部围压正效应和温度负效应强弱相互转换,煤岩弹性模量随着埋深增加存在"拐点"。构建了基于地应力、饱和含气量、渗透率等深煤层界定指标体系。以沁水盆地为例,将该盆地深煤层界定在750m以深。即在此深度以深,煤层气成藏特征开始发生转换,其开发须针对储层特性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 键 词:深煤层  煤层气 成藏条件 临界深度  沁水盆地

分 类 号:TE12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