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重力流沉积岩相划分及其发育规律  ( EI收录)  

Lithofacies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rule of gravity flows deposi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雷[1,2] 李振海[1] 张学娟[1] 刘敏[3] 申家年[1]

机构地区:[1]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2]德克萨斯农机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城77840 [3]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7

出  处:《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C2012C12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32322120001);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校后备人才出国留学研修计划项目(2012318)

年  份:2015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17-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1600746326)、IC、INSPE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Tailling等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沉积过程中的流变学特征和沉积物支撑机制的滑塌流-浊流-碎屑流三分(滑塌岩相、碎屑流岩相和浊积岩相)14个序列的重力流岩相划分体系;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段大量的岩心资料,并借助于测井曲线和录井数据,对合水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的岩相及岩相组合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合水地区主要发育5类重力流沉积岩相组合类型,即低密度浊流组合、高密度浊流组合、黏滞性碎屑流组合、弱黏滞性碎屑流组合以及滑塌岩组合;对比合水地区重力流沉积空间发现,滑塌岩相发育范围相对局限,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前缘失稳区,碎屑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斜坡带-坡折带处,浊流沉积的分布范围最广;'浅水凸形'坡折带位于三角洲前缘或三角洲平原附近,是重力流重要的触发区,主要控制正常牵引流三角洲前缘中松散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深水凹形'坡折带位于前三角洲深水区,是深水重力流砂体主要的卸载沉积区。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长7段  重力流沉积 岩相 岩相组合  

分 类 号:TE1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