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应用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研究济宁南部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It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South Jining District Using Methods of Enrichment Factor and Index of Geoaccumul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庆令[1,2] 李清彩[1,2] 谢江坤[3] 李元仲[1] 姬永红[1] 庞成宝[1] 万淼[4]

机构地区:[1]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兖州272100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3]中建中环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 [4]山东省物化探勘察院,山东济南250013

出  处:《岩矿测试》

基  金:山东省济宁市南部农业地质调查项目(鲁国土资[2005]753)

年  份:2015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129-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REFPREVIEWDATABASE、IC、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评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但迄今尚没有成熟的、统一的标准。本文以济宁城区南部农田为研究区域,采集77件土壤样品进行调查,光谱、质谱等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中8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16.7、0.270、88.4、33.0、0.050、40.4、29.3、89.1 mg/kg,与黄淮海平原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相比,Hg、Cd分别高于基准值的1.50倍、1.39倍,其他重金属高于基准值的0.26~0.52倍。Hg与As、Cr、F、p H、Cu、Ni、TFe2O3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受到了Hg的不同程度人为污染。用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分析区内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富集)程度,均表明土壤环境中Hg、Cd为轻微污染(富集)程度,其他6种元素均为无污染。将该区域重金属含量与其生物毒性系数、生态效应、环境效应相结合,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As〉Cu〉Pb〉Ni〉Cr〉Zn,与污染(富集)程度排序差异明显;尽管Hg、Cd在研究区内仅仅为轻微(富集)程度,但都具有较高的毒性响应系数,两元素对土壤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到了81.26%。借助Map GIS绘制研究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评价图,表明区内土壤环境总体上处于"中度"潜在生态风险,约6.83%的面积呈"强"和"很强"潜在生态风险,其中复兴河、姚楼河、京杭运河3条河流交汇处的局部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0.50%)达到了"很强"潜在生态风险。通过调查可疑人为污染源发现,"强"和"很强"潜在生态风险区域的布局恰好与区内煤矿生产开采活动相关。本文提出,应当注重对煤矿开采矿井周边区域土地复垦及污染防治工作,尤其是加强土壤中Cd

关 键 词:土壤 重金属污染特征 富集系数  地累积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济宁  

分 类 号:S151.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