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产资源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和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编号:11&ZD04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编号:12CKS022);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公众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编号:CUGW130219);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编号:H2014003A)
年 份:2015
卷 号:25
期 号:3
起止页码:111-1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之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如何规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环境影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突破的问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政府管理三个维度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考察了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结果显示,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前期的环境污染对当期的环境影响作用明显;对于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能源矿产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最大,金属矿产次之,非金属矿产的影响相对较低。同时,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环境影响的过程中,产业结构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技术进步在控制环境污染中具有积极的效果。就政府管理而言,东部地区的政府管理对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效果则并不明显。在省域层面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资源、环境、产业、技术和政府管理政策,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必须以地域空间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自净能力为依据,政策选择和过程实施要具有长期性和针对性;二是促进煤炭等能源资源开采、转化与终端消费等环节的清洁化,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三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要进一步挖掘技术潜力,加强技术创新;四是要激励各个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规制中保持积极态度,防治资源寻租和环境寻租。
关 键 词: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环境影响 区域差异
分 类 号:F06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