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00730 [2]北京同仁眼科中心,100730 [3]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30 [4]河南省安阳市眼科医院,455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7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81120108007);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504601);北京市科技新星(Z121107002512055)作者单位:(李仕明、李偶圆、康梦田、孙芸芸);455000河南省安阳市眼科医院(郭继援、李鬻、刘洛如、贾琳、姬亚洲)通信作者:李仕明,Email:lishiming81@163.eom
年 份:2015
卷 号:17
期 号:2
起止页码:96-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2015_2016、IC、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通过客观法测量残余调节,明确1%环戊通对近视儿童睫状肌的麻痹效果.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共纳入40例儿童,平均年龄(12.5±2.0)岁,右眼等效球镜度平均为(-2.52±1.05)D.采用1%环戊通对受检者点眼3次,每次间隔5 min.在点眼前及第3次点眼后25、50、75、100、125 min时,嘱其分别注视6 m和33 em处的视标,使用开放视野电脑验光仪WAM-5500测量调节反应,二者差值为残余调节.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各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在散瞳前后共6个时间点,受检者视远时的调节反应分别为(0.27±0.79)D、(0.20±0.73)D、(0.14±0.61)D、(0.08±0.52)D、(0.11±0.40)D和(0.09±0.56)D,各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P<0.05).视近时的调节反应分别为(1.15±0.98)D、(0.42±0.81)D、(0.34±0.80)D、(0.16±0.69)D、(0.31±0.61)D和(0.32±0.76)D,各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5,P<0.05).残余调节量分别为(0.88±0.73)D、(0.22±0.55)D、(0.20±0.56)D、(0.08±0.61)D、(0.19±0.48)D和(0.24±0.45)D,各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8,P<0.05).结论 1%环戊通可有效麻痹8~15岁近视儿童的睫状肌,在75 min左右效果最强,3次点眼后25 min至2h内验光相对较为准确。
关 键 词:睫状肌麻痹 环戊通 调节,眼 近视
分 类 号:R778.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