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77-2014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演化与围垦空间演变趋势  ( EI收录)  

The changes and dynamics of coastal wetlands and reclamation areas in central Jiangsu from 1977 to 2014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建国[1] 濮励杰[1,2] 徐彩瑶[1] 陈新建[1] 张云峰[3] 蔡芳芳[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2]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3]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751);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提升计划A(2014001A004);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2CL14)~~

年  份:2015

卷  号:70

期  号:1

起止页码:17-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野外实地调研与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方式,研究1977-2014年(1977、1984、2000、2007与2014年)江苏中部滩涂湿地演化与围垦空间演变的规律。结果表明,1977-2014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射阳河口以南岸线段总体以淤长为主,但是也存在侵蚀的岸线段,总体淤长/侵蚀速度在±20 m/yr左右,最高值出现在东台和如东洋口港附近。研究区湿地围垦的速度远高于岸线淤长的速度,基本维持在50 m/yr以上。1977-2014年江苏滨海湿地的生态关键区面积出现了快速的退化趋势,特别是盐生植被空间的快速萎缩,主要出现在射阳南部和大丰市。调查发现研究区传统的湿地围垦开发演变模式是光滩→盐生植被→养殖水面→耕地→建设用地。但是现在由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围垦演变路径和周期,有助于围垦经济效益的提高。江苏滨海湿地围垦后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江苏滨海湿地开发的热点空间在区域上主要集中于几个重要的港口及其腹地建制镇附近,但总体规模不大。

关 键 词:滨海湿地 围垦模式  淤长/侵蚀  演变路径  江苏  

分 类 号:X37] X8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