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生产过程社会学分析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of Red Sorghum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宝荣[1]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翻译社会学视域下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14YJA740032);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12JCWW04YB)

年  份:2014

卷  号:36

期  号:12

起止页码:20-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本文运用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考察葛浩文译者惯习的形成及介入美国文学场域,分析有关行动者如何通过资本转化构建《红高粱》翻译发起、出版网络,促成葛译本在美国的顺利生产,最后分析翻译及编辑方式对葛译面貌的影响。其译者惯习决定葛浩文的翻译方式是学术性与商业性兼顾,既有忠实的一面,也有灵活变通的一面。葛浩文既"忠实"又"叛逆"的译法看似吊诡,却帮助他取得了极大成功,这一悖论可用场域理论得到解释。

关 键 词:《红高粱》 葛浩文  生产  场域 行动者网络

分 类 号:H315.9[外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