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变,变则生 不变则死——甲骨文印用字创作谈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自标[1,2]

机构地区:[1]淮安市书法家协会 [2]淮阴区文化馆

出  处:《书画艺术》

年  份:2014

期  号:6

起止页码:39-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刀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辞""殷虚文字"等。是殷商王朝占卜吉凶的内容的古汉字。最早研究和发现是清末王懿荣,而最早的以甲骨文入印的是简经伦。‘‘简氏以甲骨文入古玺,以章草治侧款,实是民国印坛开先河……"(孙洵《民国篆刻史》)。后有王雪民、易大厂。杨仲子等人。甲骨文可认识的字很少,姚孝遂等编制的《甲骨文字形总表》,收入的总字数只有3691字(包括部分合文),其中公认可识字有1000字左右。所以,在书法篆刻创作中有很大难度。

关 键 词:篆刻创作 甲骨文 用字 殷商王朝 古汉字  王懿荣 篆刻史 文字  

分 类 号:J292.4[美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