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6~2012年珠三角地区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EI收录)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ir pollu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area from 2006 to 2012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廖志恒[1,2] 孙家仁[1,2] 范绍佳[1] 吴兑[1,3] 任明忠[2] 周健[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2]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5 [3]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082;41373555);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403403);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467001;20140902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PM-zx021-201311-024)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329-3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1600746598)、IC、INSPE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06~2012年监测结果,分析了珠三角地区SO2、NO2、O3和PM10浓度的年、月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产生时空分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7年来,珠三角地区SO2、NO2和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61.7%、17.4%和24.3%,O3浓度呈上升趋势,增幅为12.5%,总体而言,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呈好转趋势;湿季(4~9月)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干季(10月至翌年3月),各污染物浓度的月变化均呈双峰型,SO2、NO2和PM10峰值浓度出现在12月和3月,O3峰值浓度出现在10月和5月;SO2、NO2和PM10浓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广佛地区,O3浓度在外围郊区呈现高值,各部分地区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不一致,中部经济核心区一次污染物浓度下降趋势更为显著.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和政府治理是驱动一次污染逐年好转的主要因素,而政府对VOCs排放控制相对薄弱,VOCs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二次污染(尤其是O3污染)加剧的原因.

关 键 词:PM10 空气污染 污染排放 气象条件 珠三角地区  

分 类 号:X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