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4年10月北京市4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 EI收录)  

Analysi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erious Pollution Events in October 2014 in Beij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程念亮[1] 李云婷[1] 张大伟[1] 陈添[2] 徐文帅[1] 孙峰[1] 董欣[1]

机构地区:[1]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100048 [2]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100048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31100006113009);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9005)

年  份:2015

卷  号:28

期  号:2

起止页码:163-1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_E2014_2016、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采用数值模拟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2014年10月北京市4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大气环境背景、气象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稳定的气象条件是形成空气重污染的主要原因,4次重污染过程大气条件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表现为大气层结稳定,近地层逆温(平均逆温强度为2.26℃/100 m)明显,风速(平均值为1.52 m/s)小,相对湿度(平均值为80.75%)大.在4次重污染过程中8—11日污染最重,ρ(Pm^2.5)日均值平均为264μg/m^3,并且区域输送对北京贡献率最大,平均值为63.75%;24—25日污染程度次之,逆温最强,逆温强度达5.94℃/100 m;18—20日重污染中北京ρ(Pm^2.5)高值(〉200μg/m^3)区主要集中在该市西北部地区;30—31日污染相对较轻,ρ(Pm^2.5)日均值最高只有154μg/m^3.数值模拟表明,在4次典型重污染过程中,来自南方(包括河北、河南和山西西部等地)的外来污染物输送对北京Pm^2.5贡献较大,外来贡献率分别在42.36%-69.12%之间,同时北京本地也存在较强的二次无机盐及有机物转化过程.

关 键 词:重污染 成因  逆温 区域输送  

分 类 号:X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