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增温对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Influence of increased temperature on the potato yield and quality in a semiarid district of North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肖国举[1] 仇正跻[2] 张峰举[1] 马飞[1] 姚玉璧[3] 张强[3] 王润元[3]

机构地区:[1]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银川750021 [2]宁夏六盘山花卉研究所,隆德756302 [3]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2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5009);国家公益性气象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106029-0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4)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830-8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过去50年,西北半干旱区干旱化趋势明显加强,对作物生产产生了明显影响。未来50年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必将对粮食安全提出新的挑战。采用红外线辐射器田间增温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马铃薯播种—出苗—现蕾—开花—成熟各生长阶段天数都发生变化。增温0.5—2.5℃,马铃薯播种—出苗、出苗—现蕾阶段分别缩短1—4 d、1—2d,现蕾—开花、开花—熟阶段分别延长1—2 d、1—10 d,马铃薯播种—成熟全生育期延长1—5 d。伴随温度升高,马铃薯全生长期有所延长,特别是盛花期至茎叶枯萎阶段延长明显,这将有利于防止茎叶早衰和淀粉的积累。增温显著减少了每株薯块量、提高了每块薯重,马铃薯产量总体呈现递增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增温1.5—2.5℃,马铃薯增产1.0%—3.5%。增温0.5—2.0℃,马铃薯干物质含量从22.4%增加到24.5%,淀粉含量从72.1%增加到74.4%,粗蛋白含量从1.82%减少到1.52%,还原糖含量从0.24%减少到0.22%,表明增温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和淀粉的积累,不利于粗蛋白和还原糖的形成。

关 键 词:气候变暖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半干旱区

分 类 号:S5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