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18 [2]贵州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18 [3]贵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贵阳5500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460558);贵州省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3]2251号)
年 份:2015
卷 号:50
期 号:1
起止页码:153-1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J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钝头蛇类不同类群在外形、色斑及鳞被特征上有很高的相似度,关于其种属划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及笔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面叙述了钝头蛇类分类学的研究进展,从属以上、属级以及种级分类阶元叙述其研究历史及成果,主要进展如下:1整个亚洲食螺蛇类(钝头蛇类)构成一个科,即钝头蛇科(Pareatidae),而非隶属于游蛇科(Colubridae)的钝头蛇亚科(Pareatinae);2单楯蛇属(Aplopeltura)和弱钝头蛇属(Asthenodipsas)为有效属,最大的钝头蛇属(Pareas)理论上可进一步分为两个属,但需要更充分的分子系统学与形态学资料验证;3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提示台湾钝头蛇(P.formosensis)与中国钝头蛇(P.chinensis)不构成单系,应恢复后者的有效性;4综合分类学研究恢复了Asthenodipsas tropidonotus的有效性,并设立新种A.lasgalenensis。本文同时提出了钝头蛇类分类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中国钝头蛇种组(Pareas chinensis species group)的内部分类关系需进一步厘定。
关 键 词:钝头蛇 系统学 分类学 研究进展
分 类 号:Q95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