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云南虫生真菌粉棒束孢遗传分化研究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an entomogenous fungus Isaria farinosa in Yunna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代永东[1] 虞泓[1] 陈自宏[1] 杨俊媛[1]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中草药生物资源研究所云百草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

出  处:《菌物学报》

基  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冬虫夏草复合体居群DNA序列生态地理变异式样研究>(20125301110001);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云南云百草牌虫草系列产品产业化>(2013GH021540);云南省科技计划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云南虫草生物资源可持续产业化开发>(2014XA051)

年  份:2015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38-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云南粉棒束孢8个当地居群和蝙蝠蛾拟青霉2个当地居群进行ITS测序和RAPD扩增分析,结合Gen Bank中相关序列,对粉棒束孢开展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及其种内分化研究。共获得大范围内地理距离远的6个居群共97条粉棒束孢ITS序列,共有3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0.546和总核苷酸多样性Pi=0.00276,显示粉棒束孢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低。云南粉棒束孢共37条序列,有14种单倍型(10种为云南特有),具有较高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Hd=0.659,Pi=0.00274);单倍型聚类和网状分支分析表明云南粉棒束孢单倍型类型丰富,遗传多样性高,暗示云南为粉棒束孢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ITS序列分析表明,云南当地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51.95%;RAPD分析表明,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5547,基因流Nm=0.4014;说明云南当地居群粉棒束孢分化剧烈。居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研究表明,粉棒束孢居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相关。中性检验和失配分析表明粉棒束孢经历过近期居群扩张。结合单倍型聚类和网状分支分析,表明Hap 19为扩张建群单倍型,但原始祖先单倍型(Hap 1)依然是粉棒束孢居群中最优势单倍型(频率为48.45%),表明粉棒束孢并不存在明显的因地理原因造成的生殖隔离。值得重视的是,通过ITS单倍型和RAPD分析,支持将蝙蝠蛾拟青霉作为粉棒束孢异名处理。

关 键 词:ITS序列分析 RAPD扩增分析  单倍型 居群扩张  相关性  

分 类 号:S476.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