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诊治体会    

Effects of four type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on controlling the excessive growth of tomato seedlin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光平[1] 牛来春[2] 但忠[1] 韦发聪[3] 木万福[1] 麻继仙[1] 唐正富[1]

CHEN Guang-ping, NIU Lai-chun, DAN Zhong, WEI Fa-cong, MU Wan-fu, MA Ji-xian, TANG Zheng-fu

机构地区:[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 [2]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城市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3]云南省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元谋651300

出  处:《中国园艺文摘》

年  份:2015

卷  号:31

期  号:1

起止页码:37-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因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就诊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患者中存在静脉流出道瘤样扩张且瘤样扩张直径大于2cm,除外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了解真性动脉瘤特征(位置,直径,是否继发血栓,是否存在狭窄,是否存在流出道梗阻)及处理方法。结果真性动脉瘤接受治疗者52例,占同期因内瘘并发症住院患者的2.44%(52/2131),出现时间平均在内瘘建立后24±20个月,动脉瘤平均直径3.12±1.24cm,合并瘤内血栓者18例(34.61%);其中发生在穿刺部位者23例(44.23%),全程瘤样扩张15例(28.85%),吻合口部位14例(26.92%);7例(14.46%)患者因影响美观住院,45例(86.54%)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其中皮肤变薄存在破裂风险最常见占25.0%(13/52),其次分别为静脉高压11.54%(6/52)、高输出量心力衰竭11.54%(6/52)、血流量不足11.54%(6/52)、缺血症状9.62%(5/52)、穿刺部位受限7.69%(4/52)、继发感染5.77%(3/52)、破裂出血3.85%(2/52)。合并穿刺区域静脉狭窄者10例,非穿刺部位静脉流出道狭窄/闭塞2例,中心静脉狭窄/闭塞4例。5例患者予结扎内瘘并切除动脉瘤,30例患者行同侧肢体或对侧肢体内瘘重建或加切除动脉瘤,9例患者存在瘘体部位狭窄、3例患者存在中心静脉狭窄予血管成形,5例患者存在内瘘血流量过高予环阻法限流。手术即刻成功率98.08%,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后,真性动脉瘤是相对少见的晚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发生部位结合患者自身血管条件采取个体化治疗。

关 键 词:动静脉内瘘 真性动脉瘤 临床表现  治疗  

分 类 号:TQ464.56[化工与制药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