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鹏[1]

机构地区:[1]吉林省长春市一汽总医院心内科,吉林长春130011

出  处:《中外医疗》

年  份:2014

卷  号:33

期  号:32

起止页码:97-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PCI治疗,观察期1个月,对比两组梗死患者PCI术后15 min相关血管心肌灌注分级(TMPG)、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情况、观察期内并发症及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1TMPG灌注:PCI治疗后,观察组TMPG灌注2级4例(5.33%),3级71例(94.67%);对照组TMPG灌注1级6例(8%),2级11例(14.67%),3级58例(77.33%),观察组TMPG灌注3级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小板活化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62P、CD63、MPA阳性表达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MPA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及MACE:观察期内,观察组出现牙龈出血4例,穿刺部位血肿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3%,与对照组(14.67,12/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严重心绞痛、AMI或死亡病例,对照组AMI复发4例、严重心绞痛3例,MACE发生率为9.33%,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PCI,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TMPG灌注情况,迅速减缓血小板活化功能,降低并发症与MACE的发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 键 词: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心血管介入治疗(PCI)  急性心肌梗死(AMI)  不良心脏事件(MACE)  

分 类 号:R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