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河出山径流过程与气象要素多尺度交叉小波分析    

Multi-time scale cross-wavelet transformation between runoff and climate factors in the upstream of Heihe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志方[1,2] 刘友存[1] 郝永红[1] 韩添丁[3] 崔玉环[4] 王建[3] 王中良[1]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2]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3]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4]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出  处:《干旱区地理》

基  金: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973)(2013CBA018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001;41173096;41001006;41271035)

年  份:2014

卷  号:37

期  号:6

起止页码:1137-11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运用交叉小波对黑河上游野牛沟气象站1959-2010年和祁连气象站1957-2010年年降水(AP)与年均气温(AAT)、北极涛动指数(AOI)和莺落峡站(1944-2010年)的年均径流量(AAR)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AOI存在3~5 a尺度的显著周期,AAT存在3 a尺度的显著周期,AP存在3 a和4~6 a尺度的显著周期,AAR存在3 a、2.5~4 a和5 a比较显著的周期;黑河上游径流的增加主要是受"暖湿"气候影响;AAR与AOI、AAT呈现出3 a的负相关和3~4 a的近似负相关共振周期,AAR与AP存在2~7 a的显著性的共振周期,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很大,为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受AOI的影响,AAR在1987年发生3 a周期的"丰-枯"转换,受AAT的影响,AAR在1974年和1996年发生3 a周期的"丰-枯"转换,受AP的影响,AAR在1986年发生3 a周期的"丰-枯"转换。降水和气温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

关 键 词:交叉小波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非平稳时间序列  黑河  

分 类 号:TV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