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煤层气与页岩气吸附/解吸的理论再认识  ( EI收录)  

Recognition of absorption/desorption theory i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and shale gas reservoi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相方[1] 蒲云超[1] 孙长宇[2] 任维娜[1] 李莹莹[1] 张亚琦[1] 李靖[1] 臧加利[1] 胡爱梅[3] 温声明[3] 赵培华[3] 陈东[4] 翟雨阳[4]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3]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4]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

出  处:《石油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38-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51490654)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35

期  号:6

起止页码:1113-11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50100402961)、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决一些煤层气与页岩气气田开发效果与预测的差异很大、产能低、递减快及开发成本高等问题,由于吸附/解吸基本理论直接影响开发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通过研究煤层气的煤化过程及页岩气的成藏过程,重新界定了孔隙中原始气-水分布状态。发现煤层气与页岩气的吸附气属于固-液界面吸附的研究领域,其吸附规律应满足适合固-液界面的Langmuir等温吸附定律,即气体的吸附量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对环境压力不敏感。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固-液界面吸附气排水降压后解吸困难,吸附气多而游离气少的储层产气量很难提高,其显著不同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固-气界面吸附理论。同时研究了多孔介质中微小孔隙的气-水界面压降,发现对于微/纳米孔隙气相的压力可以远高于液相压力,而目前的测井及试井尚不能传感这种气相压力,因此会导致低估游离气的储量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关 键 词:煤层气 页岩气 固-气界面  固-液界面 吸附  甲烷解吸  

分 类 号:TE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