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硒对水稻镉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Alleviation by Selenium of Cadmium Toxicity to Rice and Its Mechanis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庞晓辰[1] 王辉[2] 吴泽嬴[1] 王爽[1] 刘楚烨[1] 何国秀[1] 葛滢[1]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2]河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河南洛阳471023

出  处:《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479);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090097110035;20110097110004)

年  份:2014

卷  号:33

期  号:9

起止页码:1679-16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外源四价硒[Se(Ⅳ)]对水稻镉(Cd)吸收和分布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方法,参考稻田土壤淹水后硒的主要存在形态,研究外源Se(Ⅳ)对不同浓度Cd处理下水稻Cd吸收、转运的影响及其解毒机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Cd处理(0.5μmol·L-1)下,外源Se(Ⅳ)对水稻Cd的积累和分布影响不显著,但在高浓度Cd处理(5.0μmol·L-1)下,外源Se(Ⅳ)会显著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和转运。不同浓度Cd处理均会增加水稻对Se的吸收,影响Se在水稻体内的分布,并且显著减少Se向地上部的转运。Cd、Se复合处理会导致水稻地下部非蛋白巯基(NPT)含量增加,同时改变Cd在地下部的亚细胞分布,使细胞壁组分的Cd含量上升,细胞可溶物质组分和细胞器组分的Cd含量下降,从而减少Cd向茎叶的转运,降低地上部的膜脂过氧化程度。由于试验所选用的水稻品种对Cd、Se抗性较强,不同处理下水稻地上部抗氧化酶活性与总抗氧化容量差异均不显著,且水稻生物量及表型特征也无显著差异。

关 键 词:水稻 转运 亚细胞分布 非蛋白巯基  

分 类 号:X503.2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